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,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是怎樣的很多人還不知道,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 生活污水首先通過格柵,格柵一般有兩層厚度。粗光柵在10-30mm的間隙,細光柵在3mm的間隙。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在經過此處時被攔截,由螺旋輸送機或帶式輸送機輸送至渣場,運至填埋場填埋。細格柵和旋流沉砂池(污水在粗格柵后提升,是污水處理廠的最高點)。
2、 如果所在城市有工業廢水混入市政管網(國內或多或少都有),生活污水處理廠需要水解酸化池進一步分解處理。這種池子主要是形成一個厭氧的環境,讓厭氧菌把污水中的大分子鏈弄斷,順便吃掉一部分,同時可以沉淀污水中的泥沙等一些無機物。
3、 污水經過水解酸化后進入生化處理段,生化處理段是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核心部分。根據水流方式和結構的不同,生化段有不同的形式,如氧化溝、A2O、SBR等。
4、 經過生化階段,此時污水基本處理干凈。生化反應后的污水進入沉淀池(一般稱為二沉池),水中的顆粒、細菌團和細菌尸體(你實際看到的是絮狀膠體)靠重力沉降成為污泥。脫水后運至填埋場填埋。沉淀池的上清液通過翻堰溢流,進入消毒設備(一般為紫外線照射)進行消毒,然后達到排放標準,即生活污水一級B排放標準。
5、 由于沿海地區工業發達,水污染嚴重,對排放指標要求較高。后續要設置更精細的過濾設備或結構,類似格柵的原理,去除更小的顆粒,讓水更清。目前內陸省份,特別是四川、青海等水源地也開始了這種改造工作,使排放的水體達到更高的標準,即生活污水一級A排放標準。
咸寧健康 Copyright ? 2022, All Rights Reserved
聲明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