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位媽媽對自己的孩子都是疼有加的,但媽媽也要給孩子當好第一任老師,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不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,在每天都陪孩子玩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從游戲中學會自我保護,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,好奇心也很強,媽媽可以利用這兩點與孩子玩游戲時,讓孩子知道碰到危險如何自救來保護自己。
一、媽媽可以在與孩子玩的時候,通過游戲讓孩子學習自我保護。
媽媽們都想要自己的孩子的安全,所以在孩子還年幼時就要教導孩子熟練掌握各種逃生技能,可以教孩子通過角色游戲來演練。
火災、地震、雷擊、洪水、坑蒙拐騙等危險場景,都可以編成小劇目演練。
這種方式,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了自我保護。
我們看一下孩子陳嬋與媽媽平時玩的游戲,媽媽是如何讓陳嬋知道自救的。
她們玩的是逃離火災現場的游戲。
鬧鈴一響,媽媽喊了聲:“有火啊!”陳嬋馬上熟練地用一塊毛巾沾上水捂住鼻子,在地上匍匐著朝游戲中的安全通道靠近。
媽媽扮演消防員,當陳嬋終于到達安全地點時,媽媽馬上把她“救”出,游戲也結束了。
所以說,對于各種自我保護的知識因為都很專業,而如果媽媽采用直接說教的方式,孩子是不容易記憶的,也沒興趣聽。
角色游戲是教孩子學習,各種安全常識的好方法,讓孩子能夠在玩樂中學會如何保護自己。
二、媽媽幫助培養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識。
孩子小,生活閱歷也淺、經驗少,所以根本無法預知生活中的危險,缺乏自我防范意識,常會由于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而進行危險嘗試,最終受到各種傷害。
媽媽要教孩子預測危險的界限,在做任何嘗試前,都要思考一下:這樣做有危險嗎?
媽媽給孩子講各種危險事故的例子,讓孩子明白,危險離自己有多近。
生活中的交通規則、安全常識,媽媽也要讓孩子熟記在心。
培養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識,是一個耐心、長久、細致的工作,需要媽媽時刻關心、適時灌輸。
三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與人格獨立。
要放心讓自己自己去做,孩子熟練掌握各種自理技能,就離危險遠了一步。
孩子的吃、穿、住、行,都能和危險掛鉤,會自理的孩子,能清楚危險所在。
而獨立的人格,能讓孩子遠離依賴,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我們看看陳江的故事:10歲開始學做飯,現在已經是一個熟練的小廚師了。
一次,他去明明家做客,明明正在燒開水,水開后澆滅了煤氣,明明并沒有意識到。
陳江聞到有煤氣味道,馬上發現問題不對,急忙走進廚房,熟練、冷靜地關上煤氣閥門,又打開客廳和門通風。
明明平時很少做家務,他看到陳江的表現,感到很敬佩。
如果孩子發生危險多與生活不會自理有著很大的關系,媽媽教會孩子自理,孩子在生活中就能多一分安全。
四、還要增加孩子體質,鍛煉應變能力。
媽媽還要增加孩子的體質,使之有著健康的體魄,而運動就是最好的強身健體的方式。
健壯的孩子更活潑、好動,遇到危險時反應快,動作協調,能及時采取自救措施,避免意外傷害。
在突發事故中,強健的體魄及良好的應變能力,能挽救孩子的生命。
危險時常離孩子很近,媽媽要鼓勵孩子多運動,鍛煉出強健的體魄,這樣,孩子才能在身處危險時,多一分生的希望。
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不但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人,在其它方面也是不能忽視的,而在游戲中教會孩子如何學會自我保護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。
與孩子一起玩各種各樣的游戲,就可以各個游戲中反復教育孩子安全的重要性,讓孩子知道珍惜生命,同時也學會如何給予別人幫助,讓孩子從小就有高尚的品質,做一個自信而不自私的人。
咸寧健康 Copyright ? 2022, All Rights Reserved
聲明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