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寶寶的病癥有虛有實,有關按摩的手法也有補有瀉。
關于手法的補瀉運用傳統的方法多有“旋推為補、直推為瀉”或“順推為補、逆推為瀉”之學說等。
根據有關專業醫師的研究認為:按摩中補瀉原則的施用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。
瀉法:一般是運用具有清解、溫散作用的手法,并在按摩中運用短時、快速、較強的刺激,或輔以性質偏涼或溫熱的介質綜合作用所產生的結果。
補法:一般是運用具有溫和、性平作用的手法,并在按摩中施以連續的、較長時間的、較緩和的弱刺激,或輔以性質偏溫或性平的介質綜合作用所產生的結果。
在臨床中,如果單用直推法或旋推法,恐作用過輕,不易達到補瀉的目的。
如果小寶寶高熱,中醫辨證結論認為應因外感風熱而引起,當用疏風清熱之法。
可采用對頸椎、風府、風池、太陽穴等穴位施行較強的提拿法,或蘸滑石粉和酒精推,也可以采用點穴的方法。
治療過程一般在5—10分鐘即可。
患兒一般可在10分鐘后退熱。
可見保健按摩對清解邪熱的作用是比較顯著的。
如果小寶寶患有遺尿,多是因先天不足之癥所導致,當用補腎益精之法,可采用對骶部、督脈、腎俞等穴位施行較持續、較緩和的擦、點或推法,一般治療15分鐘左右,經1—2個療程的治療可以痊愈(每療程7天)。
咸寧健康 Copyright ? 2022, All Rights Reserved
聲明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