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~10個月寶寶逐漸調整以一日三奶二餐(輔食)一次水果為標準。
可以選擇的食物有很多,以糧食、奶、蔬菜、魚、肉、蛋、豆腐為主的食物混合搭配,這些食物可以提供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元素。
如果此階段寶寶體重增長過快就應該對其飲食加以控制,每天配方奶供應量不可超過1000毫升,粥也不應超過一碗(寶寶用)。
寶寶餓時,可以用蘋果等食品代替。
總的來說,嬰兒在9~10個月大時仍然以母乳或奶粉為主.適量添加輔食。
然而為了配合以后斷奶,應該逐漸增加輔食的比例,到嬰兒滿周歲時總體上過渡到以飯食為主、至少飯奶各半的狀態。
當嬰兒快滿周歲時,個頭已經相當大了,僅靠母乳已不足以維持他日常的營養需要,嬰兒奶粉中的營養成分也顯得有些不足,因而必須以飯食作補充。
家長都知道營養不良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展,嚴重營養不良會造成智力發育遲緩。
但的調查發現,營養過剩同樣也會嚴重阻礙寶寶的生長。
營養過剩不僅導致“肥胖兒”,更嚴重的情況是導致“肥胖腦”。
如果脂肪在幼兒腦組織堆積過多,使寶寶大腦皮層的回變淺,腦的褶皺減少,同時神經網絡的發育也差,就會使寶寶智力水平降低。
如果過多進食會使寶寶腦缺血,腦部霪要的養料和氧氣供給相對減少,這就會影響腦的發育,從而影響智力發育。
所以,為了寶寶大腦的正常發育,父母要培養寶寶吃飯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,不要見到好吃的東西就拼命吃。
本月的焦點營養素是脂肪酸,它是脂肪的主要成分,油脂中90%以上是脂肪酸。
脂肪酸可以促進寶寶大腦和視覺的發育。
在寶寶大腦發育速度最快的時候,一定要及時補充適當比例的脂肪酸,一旦錯過了發育的黃金期,日后無論補充多少營養都起不到明顯的作用了。
媽媽們要想培養出聰明的寶寶,就一定要注意脂肪酸的補充。
當嬰兒快滿周歲時,個頭已經相當大了,僅靠母乳已不足以維持他日常的營養需要,所以要經常給寶寶吃各種蔬菜、水果、海產品,可以為寶寶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,以供代謝需要,適當喂些面條、米粥、饅頭、小餅干等,以提高熱量,達到營養平衡的目的:經常給寶寶搭配動物肝臟以保證鐵元素的供應。
給寶寶準備食物不要嫌麻煩,烹飪的方法要多樣化。
注意色香味的綜合搭配,而且要細、軟、碎,注意不要煎炒,以利于寶寶的消化。
偏食的寶寶免疫力低下,體質弱。
要各種營養齊全,才有利于寶寶的成長。
有的時候寶寶會不好好吃飯,有的寶寶一邊玩一邊吃,很長時間才吃一口飯,有的寶寶干脆就不吃飯了,達時候家長該怎么辦呢?
媽媽可以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膝蓋上,握住孩子的手,把東西喂給孩子,或者就把飯菜拿走,讓孩子餓一頓半頓的,孩子就會有饑餓感,從而促進孩子的食欲。
還需要重點注意的就是營養氣氛和營養行為的問題。
從營養氣氛來看,家長們要保證定時、定點、定量地給寶寶喂食,并且要讓寶寶專心吃飯,不要受外界的干擾。
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喂養行為,其實喂養行為涉及4個方面的內容:
1.給寶寶準備食物的行為。
2.喂養寶寶的行為。
3.寶寶自己吃飯的行為。
4.吃飯的環境與氣氛。
喂養行為對孩子的營養格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,我們可以把喂養行為分為3類:
就是父母過于尊重孩子的感覺,對孩子的食量吃飯時間不加以控制,結果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。
強迫性和放任型是相反的兩個極端方法。
強迫型父母的表現是過于關注孩子的飲食情況,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進餐,強迫孩子多吃。
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肥胖,也可能孩子會因此厭食,到最后營養不良。
咸寧健康 Copyright ? 2022, All Rights Reserved
聲明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